遼籃再無“功夫熊貓”,謝謝你,大韓!
本文僅在今日頭條發布,謝絕轉載
全場比賽結束的哨音響起,全運會的季軍爭奪戰結束了。21分的分差,遼寧男籃不敵四川男籃,排名第四。
當結束的那一刻到來的時候,韓德君釋然一笑,20年職業生涯,終究有此一別。全運會是他最后的舞臺,生涯最后一戰,5分16籃板,他已經做到了能做的一切。
是的,韓德君不會再身穿遼寧男籃球衣征戰CBA了,這件55號球衣終將被高高升起,成為遼寧體育館永遠的一部分。而此刻,最后一次身穿胸前印著遼寧的戰袍,韓德君沒能登上領獎臺,但過往兩座全運會冠軍,四次CBA總冠軍,韓德君已經為他的家鄉付出了一切。
從一個籃球門外漢變成頂尖中鋒,需要流多少汗?韓德君比誰都更清楚。他出生于大連旅順的一個普通農村,家庭條件很差,靠著種地為生。全家人省吃儉用供他練球,期望著他能改變全家的命運。
但身高突出,卻沒有扎實的基本功,韓德君在遼籃青年隊的選拔中被刷了下來,前途渺茫,韓德君一度想過放棄籃球,但好在CUBA的出現給了他另一條路,韓德君選擇了武漢理工大學,在這里打出名號,人稱“CUBA第一中鋒”。
一個巧合的機會,遼寧盼盼男籃的投資人韓召善在央視看到了CUBA的直播,得知韓德君是遼寧人之后,韓召善把韓德君特招進了遼寧隊,就這樣,一個從未打過青年隊的大學球員,破格進入了遼寧隊。
也正是如此,韓德君將韓召善視為一生的恩人,2011年12月,韓召善心梗去世,韓德君在韓召善的遺像前磕了三個響頭,他知道,為了韓召善,他也要為遼寧隊,拿到那座獎杯。
從剛開始,空有一身的體格,卻沒有基礎的技術,到不斷加練苦訓,從隊里技術最差的一個,一點點成為內線的依靠。身高2米18,體重123公斤的韓德君,能靈活地完成擋拆下順,隨時空接灌籃。“功夫熊貓”的稱號,就這樣傳遍了大江南北。
因為體型上有著巨大優勢,在CBA的賽場上,韓德君常常會遭到對方的犯規,性格一向寬厚的他,卻從來沒有和對方在場上有過爭執,我們能記得的片段,有易建聯用手抓他的頭帶,相視一笑的場景;也有劉雁宇受傷倒地,韓德君抱緊醫藥箱沖進場內幫忙的時刻。韓德君代表著遼籃,遼籃的故事里,也永遠少不了韓德君。
不是沒有球隊給他開出過豐厚薪水,但他從未想過離開,錢夠用就行,在家鄉打球是義不容辭的選擇,是的,這就是楊鳴退役之后,遼籃隊長的不二人選,他也把他的寬厚和堅定,帶給了這支球隊,讓遼籃在面對困境時總能保持團結與堅韌。
而真正讓人動容的是,韓德君說,遼籃不奪冠,我就不結婚。在東北,這無疑是一份沉甸甸的誓言,所有人知道,這并不容易。
但他最終踐行了諾言,他和妻子在2014年有了第一個孩子,卻直到2019年才補辦婚禮。在東北,沒有婚禮就意味著沒有給家里人交代,而直到30歲,邁入而立之年的他,以一個男人的姿態,對妻子,也對家鄉父老,有了交代。
韓德君和李曉旭,代表著遼籃的一個時代,他們一起聯手18年,陪伴球隊從低谷走上巔峰,又一起走過漫長歲月,李曉旭還在堅守,而膝蓋纏著厚重護膝的韓德君終于要揮手告別了,那些光輝的時刻,將是遼籃球迷們,永遠的回憶。
江湖不會再有向著看臺的鞠躬致謝了,隊長大韓,謝謝你。

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9043號
評論 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