對話西甲主席特巴斯:中國足球的突破口,在哪里?

足球世界正在進入一個重新洗牌的周期。
歐冠改革全面落地后帶來了新的競技與商業結構,新版世俱杯舉辦后對全球資源配置產生了實質影響,中東資本依舊在持續推動轉會市場結構變化,北美體育聯盟則依靠成熟的內容體系加速全球擴張。
同時,球迷的觀看方式在短視頻、流媒體和 AI 技術推動下持續重塑,國家隊賽事密度提升、賽歷被進一步壓縮,使各聯賽在運營與增長上都面臨更多結構性挑戰。
在這樣的背景下,各大職業聯盟都在重新審視自身的戰略重點,西甲同樣處于這一整體變化之中,并在過去幾年持續推進國際化操作,包括與不同國家足協、職業聯盟在青訓、財務制度、基層賽事與本地化傳播上的合作。
對于任何一個職業體育聯盟而言,中國市場的規模與發展空間,都需要讓其保持長期關注。
今年,西甲主席哈維爾·特巴斯已第四次到訪中國,并與中足協(CFA)、中足聯(CFL)建立多維合作框架,涵蓋財務制度、青訓體系、基層比賽結構、視聽技術與商業化運營等關鍵領域。相比以往更偏向商業合作的模式,這種「體系式合作」更接近長期價值建設。
對此,在前不久,體育產業生態圈與哈維爾·特巴斯進行了一場獨家對話,以下是對話內容整理:

▍ 體育產業生態圈: 在您看來,歐洲五大聯賽的競爭格局發生了怎樣的變化?西甲如何保持在全球商業競爭中的地位?
特巴斯: 我們注意到,體育產業整體發生的深層變化正在影響歐洲職業足球的發展方向。賽歷壓縮、球員流動加速、資本跨洲流動等因素,使各聯賽面臨全新的挑戰。
在這樣的背景下,西甲始終堅持兩項核心戰略:國際化布局與數字化轉型。通過深化全球市場拓展、強化技術與內容生態、提升賽事的整體觀賽體驗,我們不斷鞏固自身在全球商業競爭中的長期地位。
▍ 體育產業生態圈: 與其他聯賽相比,西甲的核心競爭力是什么?
特巴斯: 我認為,西甲最核心的競爭力來自我們的治理體系,尤其是聯賽多年來堅持執行的財政公平政策。
這一制度對所有俱樂部都適用,包括巴塞羅那在內的豪門在內,確保了整個聯賽在過去十年里保持良好的財務秩序和競爭力。同時,西甲重視業余聯賽的發展、青訓與職業之間的梯隊銜接,并為更多基層球員創造通往職業舞臺的路徑。
我聽說過在中國最近很火的「蘇超」,由地方政府舉辦,且對職業球員參賽無過多限制。近期西甲與CFL(中足聯)簽署了協議,未來也會組織豐富多彩的各級非專業聯賽,讓更多業余選手從基層聯賽踢進職業球賽。
▍ 體育產業生態圈: 對于「聯賽全球化」這一命題,您認為未來的關鍵詞是什么?
特巴斯: 如果從未來趨勢來看,「聯賽全球化」背后的關鍵詞會更加明確:數字化、社交媒體、AI 技術,以及全球化觀賽體驗。
數字化和 AI 將為足球帶來全新的內容形態與互動方式,而社交媒體已經成為連接年輕球迷的核心橋梁。同時,海外學院建設、俱樂部之間的國際合作,也會在未來發揮更重要的作用。
另一項關鍵因素,是如何在全球范圍內優化球迷的觀賽體驗,尤其是賽事時間的安排。這幾乎是我走到世界各地都會被問到的問題。
例如,國家德比調整為中國時間晚上11點開球,就是為了讓更多亞洲觀眾能夠在更友好的時間段觀看。過去12年,西甲本地已經習慣了這樣的賽事日程安排,形成相對穩定的賽程結構,但每個賽季我們仍會在38輪比賽中盡可能平衡本土與全球觀眾的需求。
▍ 體育產業生態圈: 邁阿密比賽取消后,西甲是否仍會推進海外辦賽?與北美體育聯盟的海外賽事相比,西甲的特點是什么?
特巴斯: 邁阿密的那場比賽最終未能落地,但這并不意味著西甲會放棄海外辦賽的計劃。恰恰相反,舉辦更多海外聯賽是我們國際化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,我們的目標是從本賽季開始,在未來的每一個賽季都堅持舉辦海外賽事,未來也會來到中國。
與北美體育聯盟的海外賽事相比,西甲的特點在于,我們不僅是輸出一場表演性質的賽事,而是希望讓全球球迷在他們所在的城市,直接感受到「原汁原味的西甲聯賽」。
這意味著賽事的競技質量、聯賽規則、轉播標準以及現場體驗,都將保持西甲本土聯賽的最高水準。
▍ 體育產業生態圈: 同樣是違背本土球迷的期待,您如何看待「歐超」與西甲海外賽之間的區別?
特巴斯: 歐超聯賽和西甲海外賽在根本理念上存在偏差。相比之下,西甲的國際化策略重點是在全球不同地區呈現真實的聯賽體驗,而非構建一個脫離本土體系的平行賽事。

▍ 體育產業生態圈: 這是您今年第四次造訪中國,在您看來,中國市場在西甲的戰略中占據什么樣的比重?您希望西甲在中國以什么形象被看見被認知?
特巴斯: 中國市場在西甲的整體戰略中占據極為重要的位置——不僅是在當下,更是在長期的未來。
中國足球產業正在快速發展,聯賽體系、青訓體系與消費市場都展現出巨大的潛力。西甲希望通過與中國足協、中足聯等機構的合作,在聯賽交流、青訓培養、行業治理等方面建立更緊密的連接,共同推動中國足球的體系化建設。
我們也希望,中國球迷看到的西甲,是一個世界上最專業、最現代化、最具競爭力的足球聯賽。不僅擁有高水平的比賽,還能提供領先的視聽體驗和豐富的數字化內容,這也是我們持續投入的方向。
雖然目前西甲在中國的商業回報仍在提升階段,但我們更關注的是長期價值。今年我們與總臺開展了合作,通過更親民的方式推出更多內容,讓更多球迷能夠更便利地接觸西甲,同時也能夠提升整體版權的綜合收益。
▍ 體育產業生態圈: 中國本土年輕一代球迷的觀賽方式變化,有沒有影響到西甲的傳播策略?
特巴斯: 年輕一代的觀賽方式在快速變化,他們更依賴數字平臺、短視頻和互動式內容。這些趨勢也促使我們在傳播形態、技術應用以及社交媒體運營上不斷創新。同時,我們也會前瞻性地關注未來十年的消費方式變化,確保我們的內容和體驗始終貼合時代的發展。
▍ 體育產業生態圈: 西甲如何在傳統觀賽體驗與年輕一代的消費習慣之間取得平衡?
特巴斯: 對于西甲來說,不同年齡層的球迷都是聯賽生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,因此我們的傳播策略始終強調「全面覆蓋」。一方面,我們希望繼續為傳統球迷提供穩定、完整的觀賽體驗;另一方面,也必須通過創新的內容形式和數字工具去貼近年輕一代的消費習慣。
在具體實踐中,我們通過多渠道進行溝通,例如社交媒體、短視頻平臺以及各類互動產品。這些平臺自身就具有明顯的年齡分層,使我們能夠為不同群體提供更加定制化的數字內容。
同時,吸引年輕人并不意味著忽視其他群體。一個16歲的球迷與30歲的球迷消費路徑可能完全不同,但他們同樣都屬于西甲的受眾。我們在規劃內容和觀賽體驗時,也會提前預測未來的消費趨勢,持續引入新技術和新媒體形式,讓各類球迷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參與西甲。

▍ 體育產業生態圈: 中國足球市場的潛力與挑戰分別是什么?對于未來,西甲在中國的投入更側重于哪一端:商業、青訓還是品牌文化?
特巴斯: 中國足球無論在市場規模、球迷基礎還是人才儲備方面,都具有非常大的潛力。對于包括西甲在內的全球主要聯賽而言,中國不僅是一個重要的商業市場,也是未來優秀球員有望走向世界舞臺的重要來源。
通過更系統的選拔和培訓,中國球員完全有機會在更高水平的聯賽中展現實力;與此同時,引進國際球員為中國聯賽效力,也能夠進一步提升競技質量和市場關注度。
目前,西甲已與中足聯共同建立了針對中國足球的合作框架,重點在于分享我們在財務管理、商業模式、技術體系以及視聽制作等方面的經驗,支持中國足球在關鍵領域實現能力提升。
如果從長期發展來看,最重要的仍然是管理體系的完善,尤其是財務政策的透明與可持續性。只有建立健康、可持續的俱樂部運營機制,商業、青訓和品牌文化的成長才會真正有土壤。
▍ 體育產業生態圈: 西甲的「Control Económico(財政控制法案)」制度被許多國家聯賽參考,您如何看待這套制度的長期效果?
特巴斯: 「Control Económico」是西甲過去十余年中最重要的治理成果之一。這套制度為俱樂部設定了清晰的財務規則和運營標準,使整個聯賽能夠在長期維度上保持健康、可持續的發展。
從長期效果來看,嚴格的財務監管不僅提升了俱樂部的管理效率,也增強了聯賽整體的競爭力。它能夠幫助俱樂部在合理的經濟框架內引進球員、培養本土人才,并在面對經濟壓力時保持應對能力。
以巴塞羅那為例,在疫情期間,他們確實遇到過較大的財政挑戰,一些原計劃的操作未能按預期完成。但在完成必要的調整之后,俱樂部對自身的財務狀況已不再擔憂,競技層面依然保持著豪門俱樂部的實力。
像亞馬爾這樣極具天賦、成本效益極高的青訓球員能夠嶄露頭角,也正是財政紀律之下給年輕球員帶來的機會。

▍ 體育產業生態圈: 中國職業聯賽過去經歷了「大規模引援」階段,如今回歸理性。您如何看待其財務現狀?一個聯賽的長期發展最核心的因素是什么?
特巴斯: 過去,中國職業聯賽確實曾經集中引進過大量外援,其中也包括來自西甲的球員。這一階段提升了聯賽的關注度,但同時也帶來了收支失衡、合同糾紛以及外援流動頻繁等一系列問題。我了解到,一些俱樂部在高額投入之后出現了財務壓力,甚至需要通過提前解除合同來應對現實情況。
現在聯賽逐漸回歸理性,這是非常關鍵的一步。真正健康的職業聯賽,必須建立在穩健的財務體系、規范的賽事運營、可持續的商業模式和系統化的人才培養之上。
因此,對任何聯賽而言,最核心的基礎仍然是財務治理和運營管理的穩定性。只有這樣,文化、青訓、商業價值和競技水平才有可能持續成長。
▍ 體育產業生態圈: 西甲與中足協、中足聯完成合作簽署后,您最期待哪些領域的成果?希望中國足球從西班牙足球中吸收什么「核心理念」?合作過程中最大的難點是什么?
特巴斯: 我們已經在多個關鍵領域 工作,包括:財務管理經驗的交流、商業運營模式的分享、轉播與視聽技術的升級,以及青訓與教練體系的能力建設。這些項目的推進,不僅可以幫助中國足球提升整體水平,也能讓西甲及其俱樂部在未來與中國足球的共同發展中受益。
合作中最具挑戰的部分,我認為是對規則的適應度,尤其是涉及財務政策的部分。政策要真正落地、執行、堅持,需要時間、耐心與持續的管理能力。這也是任何足球體系改革最難、但也最關鍵的一步。
▍ 體育產業生態圈: 中西足球文化有哪些差異?有人認為孩子「踢球動機」的不同影響了青訓發展,您怎么看?一個國家的青訓成功最關鍵的因素是什么?
特巴斯: 在我看來,談論中國孩子是否「缺少踢球動機」并不準確。中國的孩子同樣熱愛足球,也愿意訓練。真正的差異不在動機,而在成長環境和訓練體系。
在中國,青訓體系普遍更加重視技術訓練和身體素質,但在「比賽競爭力」的培養上相對不足。孩子需要在高頻、高質量的比賽中提升判斷、對抗、節奏和心理能力,這些只有通過持續不斷的比賽才能真正形成。
相比之下,西班牙的孩子從小就能在城市聯賽、學校比賽、周末賽事中不斷參與對抗,比賽是他們成長的日常組成部分。這樣的環境能自然強化競爭意識,讓球員在比賽中學習,而不僅僅在訓練中學習。
中國擁有龐大的足球人口基礎,但至今尚未孕育出真正意義上的世界級球星。這說明問題并不出在興趣或參與度,而是在人才成長路徑的體系化程度上。
▍ 體育產業生態圈: 您認為中國足球最有希望的突破口在哪里?
特巴斯: 我認為中國足球最有希望的突破口在于兩件事:第一,大幅增加高質量比賽的數量,讓年輕球員在真實競爭中提升節奏感、對抗能力和比賽閱讀能力;第二,建立起面向精英球員的結構化管理體系,從基層選拔到職業階段形成清晰、連續且可執行的培養路徑。
今年夏天,我們與中足聯啟動了基層賽事和教練培訓項目,讓更多來自業余體系的球員有機會走向職業化,并為他們提供更規范的成長環境。只要堅持用正確的方式培養球員,中國足球在未來一定會迎來新的發展機會,也更有可能在國際舞臺上出現屬于自己的明星球員。
▍ 體育產業生態圈: 越來越多的類似美的、海信、海爾、格力等中國企業贊助西班牙俱樂部,您如何看待這一趨勢?
特巴斯: 我們非常歡迎來自中國的企業加入西甲的生態體系。這樣的合作不僅能為俱樂部帶來更多資源,也能提升西甲在中國市場的整體影響力。隨著中國企業對體育贊助的理解更加成熟,我們期待未來能看到更多深度合作,共同推動雙方在商業與體育領域的長期發展。

▍ 體育產業生態圈: 此前西甲將口號更新為 「The Power of our Fútbol」,您如何定義這一精神?除了比賽本身,西甲希望全球觀眾記住什么?
特巴斯: 「The Power of our Fútbol」 代表著西甲不僅是一項西班牙本土的聯賽,更是一項擁有全球視野、并不斷吸收世界足球精華的國際化賽事。我們匯聚了來自世界各地的頂尖球員與足球理念,通過高度競爭性的比賽和持續創新的戰術文化,讓聯賽不斷進化。
我們希望世界各地的球迷在關注比賽之余,也能記住西甲俱樂部的專業精神、球員的技戰術水平,以及聯賽持續推動足球發展的責任感。

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9043號
評論 評論